返回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【番外七】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  还得沿途修建煤站,没有煤炭就跑不起来。”

  知府侯昌突然插话:“广信府这边,已在筹划修建煤站了,两三年内必可通蒸汽船。”

  费映环点头道:“如此甚好。”

  突然,费映环又问:“贤弟子孙,可有在做官的?”

  王鄘摇头感慨:“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,都不是什么读书的料,只能去考吏员做些杂事。倒是有一乖孙,前几年中了末榜进士。那小子能吃苦,主动请调虾夷县,跟岛上的土著打交道,如今已做了虾夷知县。”

  费映环问:“虾夷县我听说过,就是日本北边那个大岛?”

  “然也,”王鄘详细讲述,“岛上分为三股势力,一为虾夷野人,二为日本移民,三为汉人移民。我那乖孙儿来信,他在虾夷县引种水稻,岛上各族百姓皆顺服。那里以前是不产米的,今后就有大米吃了,且口感上佳,种出来的大米皆为良品。”

  费映环赞许说:“此大功一件,贤弟养了个好孙儿。”

  又聊一阵,王鄘说:“灵翁,天色已晚,移驾寒舍住几日如何?我有一方大池塘,养了许多鲤鱼草鱼,饮茶垂钓说不出的惬意。”

  费映环婉拒道:“我这次回铅山定居,有的是时间闲游,鹅湖镇挨着上饶,待安顿好了再去。”

  “那咱们就约好日子,”王鄘笑着说,“届时再请周边的耆老和名士,一边钓鱼饮茶,一边吟诗作赋。”

  费映环笑道:“此亦美事。”

  众人移步至甲板,费映环极目远眺,在昏暗的江面上,隐隐可见渔火如豆。….知府侯昌趁机诉说政绩:“老公爷容秉,如今这广信府,可谓是物阜民丰,人丁比崇祯年间翻了两番。人口虽多,百姓却能得温饱。家中田地不够的,都进了茶厂和纸厂。特别是纸厂,广信府诸县所产纸张,放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。另外,如今商业大兴,广信府又是四省通衢,只这货物运输就能养活无数人口。”

  费映环点头说:“实属不易。我还记得年轻那会儿,大约每过十年,就要闹一回饥荒。铅山县还立了座白菜碑,知县带着百姓一起啃白菜,劝导富户捐粮救活了无数饥民。”

  王鄘笑道:“全赖陛下开拓之功,海外已有多个产粮地。每年无数粮食运回,沿海数省皆不愁吃的,粮价也日渐稳定下来。不像前明那会儿,每年漕运耗费无数,南方各省粮价跟着涨。”

  “天下太平,百姓安乐,开疆万里,四海归服,此自古未有之盛世。”知府侯昌继续拍皇帝马屁。

  王鄘笑道:“若非我已老迈,怎也要去北海、葱岭、大宛看看。特别是北海的属国城,看报纸上说,去年建起了苏武庙,苏属国泉下有知亦可安息了。”

  当夜,王鄘在船上歇息,翌日清晨拜别归家。

  费映环和娄氏继续坐船西行,当天中午抵达鹅湖镇,消息迅速在四里八乡传开。

  费氏各宗子弟集体出动,扶老携幼前来迎接,附近百姓也纷纷来瞻仰老公爷的风采。

  “老爷,可还记得我?”一个老丈由孙辈搀扶着上前。

  费映环有些老花眼,戴上眼镜仔细端详,随即欣喜道:“你是……剑胆?”

  剑胆笑道:“就是我啊!”

  费映环问道:“琴心和酒魄可还在?”

  剑胆伤感道:“都已经没了。”

  “是啊,你们年纪也不小了。”费映环叹息。

  琴心和酒魄的后人,纷纷上前拜见,费映环和娄氏都跟见到自己的儿孙一般,怎么看都觉得格外亲切。

  费文蔚突然在人群外嚷嚷:“老公爷,老公爷……你们快放我过去!”

  这货一番折腾,终于获准拜见,但他的叔伯们却没啥好脸。当然,家丑不可外扬,酒魄子孙们打官司分家产的事情,不可能闹到费映环面前。

  娄氏扫了一眼,指着那群孟加拉人问:“这是你买来的仆从姬妾?”鍶簬茽攵蛧艏蕟╭ァんττρS://ωωω.SしΖωω.℃Θм んττρS://м.sしΖωω.cΘмヤ

  费文蔚端端正正回答:“回禀老夫人,晚辈闲不住,便去了孟加拉闯荡。已在孟加拉那边,白手起家挣得良田万亩,这些都
【番外七】(2/3).继续阅读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